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这场历史名人讲座 用图片解码“杜甫在成都的安逸生活”

7月19日,由成都规划馆主办的“成都规划馆·说”专题讲坛第31期《图解成都历史名人系列讲座》第三讲《在成都,对话杜甫》开讲。讲座现场,历史影像学者冯晖凭借其深耕城市微观史数十年的研究积淀,从形象、生平、遗迹等维度探寻杜甫与成都的深厚渊源。依据历代绘画作品和杜甫诗歌中的内容推测,杜甫在成都生活的时候大概50岁左右,个子不高,瘦削苍老。

杜甫草堂、新津修觉山等成都地名成为串联历史的“密码”。冯晖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等经典诗篇,讲述了杜甫在草堂安逸闲适的美好生活。在成都草堂的四年,杜甫得以远离战乱和官场纷扰,与家人团聚,与友人重逢。在那一首首动人的诗篇中,展现了杜甫热爱生活、关怀邻里、珍重友谊、心系苍生的人文情怀,于细微之中彰显了杜甫的崇高精神境界,解读了杜甫的诗歌也让成都的烟火气与人文底蕴跨越时空永恒流传。

活动现场设置互动问答环节,观众围绕“杜甫的人生经历”“唐朝的服饰风格”等话题热烈讨论。据悉,由成都规划馆举办的这个系列讲座还将聚焦陆游、张大千等历史名人,以“一人一城”的叙事,助力城市文化传承与公众历史教育。

编辑:段琪琳 责编:高婷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