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
通州区概况
通州区,江苏省南通市市辖区,南通市主城区之一,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总面积1525.7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 1351.50 平方公里、江海水域174.24平方公里。 2021年末,全区设4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8个行政村,6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个农场。
2022年,通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3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0.4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848.7亿元,同比增长4.1%,高于南通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20.1亿元,同比下降0.2%。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605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819元,增长5.8%。

通州区主要产业和规划
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我区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三大地标”产业,以南通高新区为主阵地,坚持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龙头企业和科创企业“双轮驱动”,经济增量和发展质量“双向发力”,“一主一新一智”三大产业产值占比超过60%,“链主企业+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的产业生态基本形成,成为具有通州鲜明标识的地标产业集群。
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通州区重点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国内知名的深南电路、生益科技、展华电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龙头企业都已布局通州,其中PCB板块涉及的铜箔、薄板、厚板、基板及制造的全链条已经形成。
2、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一主”产业过去在通州可谓是完全空白。通州区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将广东的雄邦压铸、鸿图科技、鸿泰科技三家企业招引到南通高新区。短短几年时间,这三家企业已在通州发展得风生水起。在雄邦压铸(南通)有限公司,他们为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车身结构件,已经占到国内同行业产值的80%以上。
3、智能装备产业是通州重点打造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通州推进智能装备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专精特新竞争新优势。目前全区智能装备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7家,其中共有亿元企业36家,专精特新企业22家,其中通达、四方、沃太、乐尔获评国家级专精特“小巨人”企业,通达今年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全区首家,是全国最大的电机铁芯冲压制造基地。全区成功创建省市级首台(套)62个、企业技术中心16家、智能车间8个,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4、通州区正在打造世界家纺先进生产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在家纺业界素有“家纺看,家纺看江苏,江苏家纺看通州”之说,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江苏通州家纺业的地位作用和对外影响力。通州区是家纺名城,拥有全国规模较大的绣品面料市场——南通家纺城,拥有全国规模较大的家纺生产基地,其产能和销售在国内名列前茅。通州家纺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改善。通州纺织工业的产值差不多占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其中家纺板块占到整个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以上,现在还表现出很好的成长性。
5、通州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统一、富民强村与乡村文明相互融合的通州特色发展之路,绘就了乡村振兴新图景。通州区以农业农村项目为载体,新建重大项目19个,总投资19.8亿元,建成产业化项目21个,新评审立项产业化项目24个。组织100家家庭农场申报示范等级,全区区级以上示范总数超过300家。渔湾大米、骑岸大方柿、开心农场水晶鸡、石港窨糕等一批农产品品牌持续做优做响,走出了一条通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6、通州区紧抓区域旅游资源,突出旅游项目引领,注重“通天下、州如画”品牌创建,创新宣传推广,丰富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全域旅游的体系。截至目前,通州区已经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 2A级景区1家。目前,通州区已形成科普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运动休闲旅游等综合发展格局。南山湖水街已被评为全省首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先锋街道双盟村与五接镇开沙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南通家纺城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区,老裁缝家居创意园和圣果葡萄酒庄园被评为省级工业旅游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