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 随“刘姥姥”逛江宁织造署,跟“王熙凤”学制香囊,在“太虚幻境”看光影流转……日前,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沉浸式展演《大梦·红楼》联合江宁织造博物馆推出的“不眠文学夜——‘大梦·红楼’遇见‘文博之夏’”博物知旅研学活动,为30组亲子家庭带来长达6个半小时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作为《大梦·红楼》项目推出的时间跨度最长、体验内容最丰富、空间动线最广的一周年特别企划活动,此次活动以“入梦”“邂逅”“雅集”“不眠”四大篇章贯穿全程,让参与者在多重场景中完成“穿越”。在第一篇章“入梦”中,观众漫步于清代江宁织造旧址,正式走入《大梦·红楼》的艺术世界。第二篇章“邂逅”中,观众与“曹雪芹”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然后跟随“王熙凤”品尝红楼美食、制作草药香包,与“刘姥姥”同游大观园,和“探春”在海棠诗社玩转飞花令,又“偶遇”曹雪芹,一起聊聊风筝的故事。第三篇章“雅集”设计了《红楼梦》中的风雅游戏,参与者可体验投壶游戏、绘制风筝纹样、书写红楼诗词、纹样丝网拓印等传统技艺。第四篇章“不眠”作为尾声,让参与者在活动结束后仍能带着美好记忆回味这场文化之旅。

自2024年7月首演以来,《大梦·红楼》在江宁织造博物馆连演240余场,吸引了2万多名观众。项目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值此一周年之际,展演从场景、体验、内容三方面进行升级:入口处新增打卡墙和打卡点,场内空间舞美、灯光音乐等细节进一步优化;开场由“警幻仙子”引导观众入场,增强体验仪式感;内容上,“宝黛钗曹”四条主线剧情得以精细打磨,尤其焕新了曹雪芹故事线,强化他作为原著执笔人的情感与行为逻辑。

项目组工作人员介绍,“五一”期间,大量亲子家庭观众的反馈积极,如“孩子看得比大人还投入”,让项目团队看到沉浸式展演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活动结合“世界文学之都·南京”背景,创新博物馆美育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沉浸式实景演出到非遗手作体验,从红楼故事到文博课堂,孩子们在互动中读懂文学、走近历史,亲子家庭也多了一个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暑期选择。

《大梦·红楼》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打造《大梦·红楼》沉浸式文旅IP业态矩阵,携手更多品牌更多场景,在现有沉浸式展演产品基础上,培育数字艺术展、光影夜游、联名饮品店等 IP多元产品布局矩阵,致力于打造南京城市级数字文旅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