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电诈新套路!余姚有人用“代金券”,骗购28万元黄金

“大生意”上门,店员不喜反惊——皆因“土豪”顾客不比价、不挑款,也不试戴,一口气掏出28张“代金券”,要买350克黄金。

店员事后报警,最终三名电诈“工具人”落网。同时,电诈最新“收割”手法得到揭秘:黄金“代金券”——就地卖掉套现——购买虚拟币转移资金。

4月1日下午,余姚公安通报这起电诈案,提醒大家注意防范——

前些天,一名男子走进余姚一家正在促销的金店,使用28张电子“代金券”(近28万元)购买大量黄金。结账后,他声称明天还会前来购买黄金且依然使用“代金券”支付。

资料图:黄金是硬通货,因而被骗子盯上。

“土豪”顾客离开金店后,店员越想越觉得不对——虽然“代金券”核验没有问题,但对方的种种行为很反常。

于是,店员掏出手机,在警民联络群里报告了这一情况。她前不久接受过余姚市反诈中心的培训,也加入了反诈队伍。

河南的王先生中招,被忽悠着买了一堆黄金“代金券”。

获悉线索后,当地反诈中心立即开展核查。

说来也巧,正当民警对“土豪”顾客的真实身份展开调查时,又有新的警情来了,这次是苦主报警。

河南的王先生给余姚公安打来电话,称自己遭遇虚拟交友诈骗,被骗子忽悠着购买了大量黄金“代金券”,然后将核销二维码交了出去。紧接着,他就发现“代金券”已在余姚被核销。

三名电诈“工具人”落网。

确认这是一起电诈警情、“土豪”顾客实为取金“工具人”后,反诈中心立即行动,查找目标人物。

次日,他们联合兰江派出所民警,在一酒店内抓获嫌疑人郁某以及同伙刘某、肖某。

目前,这三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资料图:电诈“收割”进入3.0时代——骗子忽悠受害人购买超市卡。

“前段时间,我们发布过预警——电诈‘收割’进入3.0时代,骗子忽悠受害人购买超市卡并转交‘卡密’。余姚的这起案件,可以说是一个最新变种,大家需引起重视。因为江北等地也出现了类似骗局。”宁波市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新变种”让警方反诈劝阻变得更难,受害人更难追回损失——

之前,骗子拿到超市卡的“卡密”后,会雇佣“工具人”前去购买高档烟酒,然后装车运往外地。这一过程需线下完成,要一定的时间,还有各种限制。鄞州之前破获的系列“洗钱”案,就是因为烟酒过多装不下,骗子指令“工具人”就地找零售店销赃,然后露出马脚被抓。

而现在,“工具人”直接拿着“代金券”去购买黄金。前面步骤类似,变化出现在拿到黄金后。

“以前是邮寄转移,现在就地卖给黄金回收店,套现后再买虚拟币。整个过程很短,而且钱追不回来。”反诈民警说,防范建议有两方面:第一,金店店员及回收人员要提高反诈意识,遇到行为异常的“顾客”,请立即报警;第二,受害人要牢记其中的诈骗套路。

宁波市反诈中心解析其中的套路——

第一步,诱导购券——骗子通过线上平台或线下张贴等方式发布虚假广告,通过“虚假交友”或“刷单返利”等方式引诱受害人上钩。受害人被话术操控,在线上平台购买黄金“代金券”。

第二步,获取信息——诈骗分子通过远程操控、屏幕共享或直接索要的方式,获取“代金券”核销码。

第三步,线下取金——骗子招募线下“取手”,也就是电诈“工具人”,让其前往对应金店核销“代金券”,取得黄金。

第四步,资金回流——“工具人”通过二手市场等渠道转卖黄金。将黄金套现后,通过购买虚拟币等方式将钱转回诈骗团伙账户,完成洗白。

编辑 肖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