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达就业补助资金1.75亿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687.42万元……今年以来,我市围绕教育医疗、就业创业、惠民养老、社会保障等领域,统筹谋划,主动作为,推动一条条民生新政落地生根,不断用“民生温度”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解民忧,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这个月即将到期,不用先偿还本金,不用找新担保人,不用重复提交材料,一天就完成办理续贷手续,服务真是高效又便捷。”刚从大学毕业的吴志杰用创业担保贷款开了家火锅店,无还本续贷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通过数据服务平台,我市就业部门能够及时了解贷款到期情况,并主动上门了解创业者的后续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在了解到吴杰的续贷需求后,工作人员指导他在网上申请无还本续贷方式,享受这笔创业担保贷款续贷,让资金链不断档。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今年以来,我市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差异化需求,支持毕业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市内基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支持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到乡镇、街道临时摊点经营场所低成本创业,支持重点群体使用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就业,构建“补贴+扶持+金融”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切实将民生底线兜住、兜准、兜牢。截至4月底,全市累计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25亿元,其中个贷发放3.62亿元,企贷发放3.63亿元。创业担保贷款直接扶持创业者1473人次。
“目前,我市已下达就业补助资金1.75亿元,另市本级财政配套安排1200万元,统筹用于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就业见习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创业孵化基地补助、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等项目,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市财政局社保科经办人曾庆坤说。
纾民困,“民生痛点”成“健康支点”
“这病晚了就难治了!多亏了政府实施的筛查项目,让我在早阶段发现病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近日,在红谷滩区卫生健康委组织的肺癌筛查预实验中,通过早期发现肺部病变并得到及时治疗的陈燕玲激动地说。
癌症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是建设健康南昌的重要任务。今年,江西省全面启动了癌症防治专项行动,将肺癌筛查和早期干预项目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南昌市作为项目预实验地区,2月起,在新建区欣悦湖街道、长堎街道,红谷滩区红角洲街道和生米街道等地开展肺癌筛查。
肺癌筛查和早期干预项目聚焦50至74岁重点人群,尤其对高风险人群,开展系统化筛查,实施分层分类精准干预策略,努力实现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目标,切实将“民生痛点”转化为“健康支点”。
暖民心,让生活有“爱”无“碍”
“以前上厕所要扶着墙慢慢挪,现在政府为咱残疾人想得真周到。”家住新建区望城镇的困难残疾人刘德武推开贴有防滑条的卫生间门,指着新安装的L型扶手和坐便器,向记者介绍起自家的无障碍设施改造,“这回连洗澡椅都给配齐了,可方便了。”
同样受益的还有家住长安社区的丁龙深。在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时,他还收到了一款“高科技”智能手环。如今,足不出户就能实时监测心率。
解决“小障碍”,惠民“大工程”。2024年,南昌已有6282户居民提出居家适老化改造申请,已给予补贴5515户,实际发放补贴资金1282万余元。
对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是我市今年实施的一项民生实事。目前,我市已完成全面摸底调查,确定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对象,采取集中改造、分片改造、个人分散自主改造等模式进行改造施工,着力解决残疾人“行动难、出行难、如厕难、沐浴难”等问题。2025年计划对约7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目前已完成改造235户。
关爱残疾人,彰显一座城市的温度。为提升残疾人关爱服务水平,将城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城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较2024年补贴标准增长10%,今年前4个月,已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687.42万元,让残疾人民生保障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