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西安网评:法治赋能,助力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当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如强劲东风吹拂神州大地,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迎来了法治护航的崭新时代。这部将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的法律,是民营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法治力量,让民营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吃下定心丸,扬起奋进帆。

  从政策引导到法治保障,制度升级筑牢民营经济发展根基。改革开放四十余载,民营经济从“草根经济”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如今,《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将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为民营企业构建起全方位的法治保护网。在浙江温州,曾经困扰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问题,如今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企业主投资兴业的信心更足;在广东东莞,市场准入门槛的法律明确,让更多民营企业能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不再受隐性壁垒的阻碍。法治的阳光照亮民营经济发展之路,让企业在稳定的制度环境中安心谋发展、专心搞创新。

  从成长烦恼到破茧动力,法治赋能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融资难、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压力大等诸多挑战。《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精准回应了这些痛点,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法律明确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义务,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让中小微企业不再为“钱袋子”发愁;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快速维权机制,让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更有力的保护,激发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江苏苏州的一家科技型民营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有了这部法律,我们创新路上更有底气,再也不怕技术被仿冒、成果被剽窃了。”法治不仅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更是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

  从个体奋斗到协同发展,法治引领构建民营经济良好生态。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促进法》不仅规范了政府行为,要求政府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还鼓励社会各界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四川成都,政府依据法律规定,建立了民营企业权益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在上海,行业协会根据法律要求,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市场拓展等服务,形成了全社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法治引领下的民营经济发展生态,让民营企业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在全社会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法治兴则经济兴,法治强则企业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了法治保障的新阶段,为民营企业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在法治的赋能下,民营经济必将肩负起更大的使命,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古莉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