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云浮专利授权量突破1.8万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居全省前列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今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日前,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2025年云浮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近年来,云浮市以“制造业当家”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将知识产权工作融入高质量发展全局,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支持、机制创新和专项行动,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上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专利授权量突破1.8万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居全省前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34亿元,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然而,面对社会保护意识薄弱、专业人才短缺等挑战,当下,云浮正以更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创新驱动发展保驾护航。

2025年云浮市知识产权宣传周现场宣传暨地理标志产品助力“百千万工程”展示活动。资料图片

厚植沃土

激活知识产权发展引擎

厚植沃土,能为种子萌芽打好基础;而注重培育,才能推动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近年来,云浮市将知识产权培育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以政策为引领、以资金为支撑、以服务为纽带,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培育体系。

2024年,全市专利授权量达18254件,PCT国际专利27件,马德里商标15件,有效发明专利82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45件,商标有效注册量突破2.1万件。这些数字背后,是云浮在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转化运用、商标品牌建设、地理标志开发等方面的系统性布局。

高价值专利培育是云浮创新驱动的重要支点。目前,全市已建成金属智造、生物医药、石材机械、南药、禽畜、空气弹簧等6个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发布“云浮市岭南中药产业集群专利导航报告”等8个专利导航报告,指导企业精准布局核心技术。2025年,云浮计划推动2家龙头企业开展专利微导航,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与此同时,专利转化运用成效显著。2024年,云浮市举办5场专利转化对接活动,专利转让353件,专利许可153件,高校存量专利盘活率达100%,456家企业在专利盘活系统进行注册。此外,云浮还积极探索知识产权金融化路径,全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72笔,金额34.89亿元,同比增长57.83%,共有70家云浮企业通过质押融资实现“知产”变“资产”。

依托商标品牌建设的力量和地理标志产品的集群效应,云浮市正加速推动“土特产”资源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动能,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的地标驱动力。目前,全市建成11个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和5个“知识产权赋能乡村振兴共建中心”,通过深度挖掘“土特产”资源,推动“罗定稻米”“郁南无核黄皮”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走向全国。2024年,“罗定稻米”品牌价值达30.3亿元,带动农户年均收入增长近一倍;“泗纶蒸笼”年产值突破4亿元,从业人员收入提升30%。

同时,云浮还积极拓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国际影响力,“象窝茶”“亚灿米(罗定稻米)”通过湾区认证,1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亮相国内外展会,进一步呈现“生态优、品质高、底蕴深”的核心优势。

政策与资金的双重保障为创新主体提供坚实后盾。云浮市政府印发《知识产权战略专项资金资助办法》《地理标志产业实施方案》等文件,2024年安排专项资金684万元,助力知识产权工作。此外,云浮建成4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5个县级服务节点,为企业提供检索、导航、咨询等一站式服务。通过组织企业参与“湾高赛”“湾商赛”等赛事,云浮累计斩获11项省级以上奖项,广东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广东新合铝业有限公司、广东龙圣茶业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凭借核心专利和商标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标杆。

“在第二届粤东西北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大赛中,我们凭借核心商标‘XH’斩获商标组银奖,这是对公司这些年在知识产权布局和品牌建设工作的肯定。”广东新合铝业有限公司营销策划部经理邱建伟表示,从商标体系搭建到维权保护,公司始终将创新基因融入品牌血脉,未来将深化“商标+技术”的双轨战略,以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升级,为企业智造注入新动能。

以法护航

织密知识产权防护网络

知识产权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更在于保护。

但作为一种无形产权,知识产权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侵权判定复杂性,导致权利人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常常面临“周期长、取证难、成本高、赔偿少”的问题。为此,云浮市以“全链条、大保护”为目标,构建行政、司法、社会协同的保护体系,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优化营商环境。

执法行动与机制创新双管齐下。云浮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持续开展系列专项行动,查处“光电奢石”商标侵权案、“国旗红”商标恶意注册案等典型案件。2024年,云浮市累计办结知识产权案件124宗;法院审结案件106宗,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9.39%;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案件17宗,司法确认7宗;公安机关查处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件7宗,涉案价值1.33亿元;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知识产权案件9件10人,提起公诉10件20人。

同时,跨区域协作进一步强化。云浮签订《粤东西北十二市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同保护”机制,强化云城、曲江、阳山、怀集四地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以及罗定和英德、广东省罗定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跨区域地理标志合作,形成执法合力;针对海外维权难点,云浮编印《云浮市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指南》,联合人保公司开展风险防范培训,指导企业应对国际纠纷。2024年处置海外商标纠纷3宗,鼓励4家企业购买了专利侵权责任险。

维权援助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让权利人获得更暖心的服务。目前,云浮已建成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援助(云浮)分中心、6个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14个基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针对展会经济,云浮制定《第二十一届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暨第十五届云浮石文化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提前排查风险并驻场处理纠纷;开展第137届广交会参展商知识产权风险排查,目前尚未收到涉及云浮市企业本次参展商品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反馈。

在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方面,1月14日,云浮市组织50户企业代表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实务专题培训,宣讲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新政策,动员各龙头企业申请数据知识产权登记;2月—3月期间,会同数据登记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约30家企业开展走访,现已发动22家企业进入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数据归集整理程序。截至目前,全市已获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6件。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产业振兴发展相辅相成。2023年12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广东罗定)通过实地验收,云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结借鉴该示范区的建设经验,指导郁南县开展郁南无核黄皮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工程,协助市农业农村局、市司法局等部门制定《云浮市无核黄皮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进一步完善云浮市无核黄皮地理标志保护机制。如今,郁南无核黄皮种植面积19.5万亩,产量10.8万吨,成为“两棵树撑起大产业”的典范。

尽管成效显著,云浮仍面临保护意识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挑战,还有部分中小微企业因成本压力削减知识产权投入,跨部门协作效率也有待提升。

对此,云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彬表示,下一步,云浮将强化专利转化运用,达成不少于5项开放许可专利声明,组织开展不少于2场全市范围内高校院所与云浮中小微企业专利转化专项对接活动或运营培训;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传力度,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企”三方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利用专利权和商标权进行质押融资;持续开展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专利、伪造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等系列专项行动;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节点,大力推进便民利民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

从培育到保护,云浮市知识产权的每一步探索,都紧扣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的主线。通过政策创新、资源整合与严格执法,云浮正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区域竞争的核心优势。

面对新挑战,云浮也将以更大魄力完善全链条体系,以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持续优化保护生态,为“百千万工程”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南方+记者 陈玮琪

通讯员 张月计

【作者】 陈玮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