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白银市:借科技创新之力 展高质量发展新姿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在黄河之畔,白银市正以科技创新为强劲引擎,驱动着高质量发展迈向崭新的征程。

  8月2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言人来了”新闻发布活动(白银专场)——“聚力工业强市 赋能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白银市通过构建大协作创新体系、突破高精尖技术、培育创新主体、深化数实融合等举措,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科技筑基:全链条创新生态绘就发展新图景

  白银市科技局局长张涛介绍,全市紧紧抓住兰白两区建设的重大契机,积极搭建跨区域科技协作的桥梁,与兰州大学签订第二轮合作协议,精心打造产业技术研究院2.0版,并谋划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白银分园,为科技创新搭建起广阔而坚实的平台。

  通过实施孵化器和研发机构“双提升”计划,白银市对白银科技大市场功能进行了全面优化,将创新主体、科技成果、专家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高度集成,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一站式、全方位的贴心服务,让企业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轻装上阵、阔步前行。

  在关键技术攻关的战场上,白银市围绕12条主产业链和42条子产业链,强势推进“甘肃省铜铅锌资源高价值高效利用创新联合体”建设。联合19家企业、院所和102名科研人员组成科研“劲旅”,开展技术攻关。

  其中,“战略金属矿产替代进口浮选药剂”项目获得省级立项支持,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资源利用的新路径;251项“揭榜挂帅”项目加速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的成果从实验室迅速走向生产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此外,白银市还统筹规划建设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和产业孵化器,探索出台中试项目管理办法,构建起从“研发到小试到中试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搭建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高速路”。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培育成效显著。通过实施“双倍增计划”和“三高”企业培育行动,白银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力争到2025年达到16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净增2.3亿元,力争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1.2亿元。

  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7家产业研究院和8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助推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在银转移转化。

  工业强市:现代化产业集群奏响发展最强音

  白银市工信局局长任辉介绍,“十五五”期间,全市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强工业”行动,以赶超型的发展方式,不断扩大工业投资,大力推动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着力构建“一地八群六园区”发展格局,在1200亿元工业产值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奏响工业发展的最强音。

  传统产业是白银市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依托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白银市推动有色、稀土、化工等产业向全链条延伸。铜铝铅锌产业构建起“矿山-冶炼-材料-终端”的完整体系;稀土产业引进磁性材料、永磁电机等下游企业,拓展了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化工产业打造西部光气化工基地,提升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激活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材料产业瞄准纳米、高纯等前沿领域,勇攀科技高峰;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光气等资源,大力发展多肽药物和生物制剂,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新能源产业围绕“陇电入鲁”项目布局储能企业,打造千万千瓦级复合能源基地,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数实融合是提升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白银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计划到2025年完成60户企业“两化融合”改造,到2027年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支持铜业公司、白银热电等打造5G全连接标杆工厂,推进27个“三化”改造项目,培育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绿色低碳是注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白银市积极创建“无废园区”“零碳工厂”,推进华鑫九和固废综合利用等项目,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全面落实设备更新政策,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推动重点行业工艺升级和数字赋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高新区领航:区域创新高地绽放发展新光彩

  作为“兰白两区”建设的主要承载区,白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学雄介绍,园区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形成“1+3+2+N”政策体系,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聚焦招商引资和科技创新主责主业,为园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企业主体地位在园区得到充分凸显。实施“双倍增计划”,培育“三高”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3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9件。吡嗪类创新药等项目入选省级科技进步奖名单,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成果转化在园区提速增效。联合71家单位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协作联合体”,与中科院化物所、兰州大学等开展深度合作,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23%。科技成果在这里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园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协同创新生态在园区不断优化。推行“创新积分制”,9家银行为22户企业授信10.6亿元,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科技+保险”模式降低企业试错成本,风险保障资金达200万元,让企业创新无后顾之忧。实施“人才赋能工程”,引进各类人才770余人,培育高层次人才191人,与上海张江、兰州高新区共建“飞地经济”模式,为园区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从跨区域协作的广度到全链条攻关的深度,从传统产业的华丽蝶变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势崛起,从数实融合的紧密结合到绿色转型的坚定步伐,白银市正以科技创新为笔,精心绘就产业升级的壮丽新画卷。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