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绛唇·新月娟娟》(宋)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注释】
①点绛唇:又名《南浦月》、《点樱桃》、《沙头雨》、《十八香》、《寻瑶草》等。
②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
③斗:北斗星座。山衔斗:北斗星闪现在山间。
④闲却:空闲。传杯:互相传递酒杯敬酒,指聚酒。
⑤乱鸦啼:明指鸟雀乱叫,暗喻朝中群小小人得志。
⑥归兴:归家的兴致。
【译文】
一弯娟秀的新月悬挂夜空。寒夜里,江流澄静,北斗星斜挂山头。辗转难眠,披衣而起,只见窗纸上映现着疏落的几枝瘦梅剪梅影。
好一个寒冷的霜天,本应相聚欢饮,可现在,我却无心饮酒,这双持杯的手也闲下来了。你可知道?听到宦海中的“乱鸦”的啼叫后,我思归的念头比霜天思酒还要浓厚。
【赏析】
汪藻(1079年-1154年),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与李邴、楼钥共称为“南渡三词人”。时汪藻出守泉南,后为人谗毁而被移知宣城。他心中很烦躁愤懑,便写下此词。
这首词上阕上阕描绘了一幅江寒、山静、梅瘦的霜天月夜图。
开篇“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弯月悬空、星月辉映的美丽星空的大背景,远望,静静澄碧,远山高耸,一个“衔”字生动准确,将山峰衔月的静景写活了,仿佛山、月在窃窃私语,这种宁静至极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夜不成眠的词人,看到的是斜映在窗上的清瘦的梅影。“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傲骨,也是作者以“梅瘦”自喻愁情满怀、品格高洁,为下文抒发归隐之志作好铺垫。
下阕以“好个霜天”承上启下。“霜天”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好在正是推杯换盏的时候。然而词人此时却“闲却传杯手”,远离官场宴饮酒兴全无,个中原委耐人寻味,一句“君知否”的喝问,才道出原委“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乱鸦啼”暗喻得志小人的聒噪,而“梅影横窗瘦”的词人不愿与之为伍,“归兴浓于酒,表明了作者远离官场倾轧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