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杨玉环跳的那支舞蹈《霓裳羽衣曲》其实是唐玄宗李隆基作的一首大曲。这首曲子啊,是公元730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十八年的时候写的。

那个时候呢,玄宗皇帝年轻力壮,风华正茂,而且他爱好广泛,尤其喜欢音乐和舞蹈。据说他曾经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啊,搜集整理了当时全国流行的40首乐曲,又亲自谱写了《云门》、《咸池》、《六英》三部大型的乐舞作品。
其中《霓裳羽衣曲》就是他在位期间创作的最著名的一首大曲。
那么,这个曲名是怎么来的呢?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话说有一天,唐玄宗在宫里啊,忽然听到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铃声,他就觉得十分好奇,就让身边的侍卫去查看,还真查出点事来了。
原来在长安城西郊的章敬寺里面,住着一个西域僧人,名叫善无畏。这个僧人精通佛学,而且还擅长音律,所以经常给当地的百姓演奏一些美妙的乐曲。

久而久之呢,这些乐曲在当地传开了,人们纷纷模仿,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风格,这就是后来的《胡玄舞》。
唐玄宗一听,这不挺好玩的吗?于是,他就把这位西域高僧请到了宫中,并且亲自为他的乐曲配上了舞蹈。但是,因为语言不通,僧人无法用汉语来描述这套乐曲的内容,只能用梵语来表达。
于是,玄宗就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说既然你这套乐曲是从印度那边流传过来的,那就叫他《婆罗门曲》吧。
可问题是,玄宗自己不会跳这套乐曲,于是他就找来当时的大才女宋若华,让他以自己的理解编排一套符合中国审美特点的舞蹈。

就这样,经过反复的修改和完善之后,终于完成了整套舞蹈的创编工作,取名为《霓裳羽衣曲》。由于当时的宋若华已经去世,所以,后世就把这套舞蹈称为唐玄宗御制《霓裳羽衣舞》。据说杨贵妃所跳的就是这个版本。
这首曲子一共有9个部分,总时长达到了一个多小时。它的开头部分比较缓慢,旋律优美,主要表现的是仙境当中清幽宁静的氛围。随着音乐的发展,节奏开始变得越来越欢快,仿佛是在描述玄宗皇帝从天宫游玩下来的过程。
秉烛夜,蓬莱亦和谐。朝阳开暮色,晨昏时,花灯映朱颜,蓬莱亦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