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月,杨尚昆来到位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开展宣传工作。由于此前就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杨尚昆很快便上手了。期间,杨尚昆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这令他充满了激动和紧张,但在听到毛主席亲切地问候后,他心中的紧张早已消失不见。谈话中,毛主席问起了他的籍贯,杨尚昆回答说:“主席,我是四川人。”在听到四川这个地点后,毛主席先是一愣,随后又有些伤心地问道:“四川人?你听说过四川的杨闇公吗?”
杨尚昆也在原地愣了几秒,在身边人的提醒下,他才反应了过来,说道:“主席,杨闇公是我四哥。”毛主席惊讶地点点头,思绪早已陷入了回忆……
杨闇公,1898年出生,四川省潼南县(今属重庆市)人。1913年入南京军官教导团学习,1917年东渡日本,1918年进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开始接触和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刊。
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日本后,他积极参加留日中国学生和华侨举行的集会和请愿示威,曾因此被日本警视厅以所谓“违反治安罪”判处8个月徒刑,出狱后于1920年秋被迫回国。
1922年,他在成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通过成都留日学友读书会,认识了成都高师校长吴玉章,并通过吴玉章先后认识了共产党员恽代英、刘伯承等人,引为知己,常在一起谈论时事,抨击时弊。期间,1924年月,他与吴玉章等人建立共产主义的组织,研究社会主义,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同成都地区的社会主义青年团一起开展工人、农民和学生运动。他们的活动遭到反动军阀的破坏和武力威胁。同年5月,他被迫离开成都到重庆,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区的组织活动。6月,离开重庆前往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寻求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在上海,他见到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兼宣传部长恽代英,对恽代英强调的革命工作要从实际入手,重视行动的主张非常赞同。8月,他回到重庆,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初,他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委书记,与奉派到四川的团中央特派员萧楚女共同工作,整理和改组四川地区团的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先后在重庆建立了“四川反帝国主义同盟”“四川平民学社”,出版宣传进步思想的刊物——《爝光》。五卅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重庆后,他与罗世文等党组织负责人一道,领导进步团体成立抗议英、日帝国主义在上海杀害中国工人的重庆后援会,并领导重庆工人、学生和市民举行罢工、游行示威等斗争。
1926年2月底,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即中共四川省委)成立,杨闇公被选为书记。他领导重庆地方党组织,大力发展工农运动,同时开始把注意力集中于军事斗争。同年9月5日,英国军舰炮轰万县城,造成中国军民近千人伤亡,数百间房屋被毁的“万县惨案”。他领导的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立即发动群众,成立“万县惨案重庆雪耻会”,召开市民大会,举行10万多人参加的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同年11月,以杨闇公为书记,刘伯承、朱德为委员的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成立,12月上旬,领导和组织泸顺起义,有力地支持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
1927年3月31日,在他与同志们的组织领导下,重庆市群众在打枪坝集会,抗议英、美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南京城的罪行。四川军阀刘湘派军警镇压,酿成重庆“三三一”惨案。惨案发生之后,他受到反动当局的追捕。4月4日,他在赴武汉的轮船上被捕。反动派对他威逼利诱和残酷折磨,但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敌人以死威胁:“难道你不怕死吗?”他回答道:“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4月6日深夜,敌人将他押至浮图关秘密处死。临难前,杨闇公痛斥军阀,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年仅29岁。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杨闇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党中央曾指出:“川省现是最好工作之地,四川工作同志其刻苦奋斗的精神,更有为别省所不及者”。这既是杨闇公和他的战友们对中国革命的卓越贡献,也是党和人民对他们的崇高评价。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杨闇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迎接大革命风暴的到来
1924年11月19日,日本商船“德阳丸”在重庆私贩劣币,扰乱金融秩序。重庆军警团督察处派员上船搜查,遭日船人员殴打,其中4名检查人员被抛入江中淹死。这就是震惊一时的“德阳丸案”。
事件发生后,重庆各阶层爱国群众纷纷向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提出强烈抗议。在重庆做党的工作的杨闇公同中国共产党特派员肖楚女取得了联系,他们四处奔走,联络各团体组织了抗议“德阳丸”暴行的重庆人民外交后援会。杨闇公多次在各团体的集会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进行宣传鼓动。12月13日,重庆市各界人民举行声讨“德阳丸”暴行的群众集会,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并到军阀政府请愿,杨闇公被推举为请愿的总代表。这个运动是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建立后,全国革命群众运动正在由低潮转向高潮的重要表现之一。
1924年12月,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从广州北上,呼吁立即召开国民会议,制定宪法,反对军阀专制,废除不平等条约。中国共产党于孙中山北上的同时,在全国发起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群众运动。杨闇公敏锐地看出了国民会议运动的重要性。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写文章、作讲演、主持会议、指导基层的活动。
有了杨闇公等人的周密筹划和几个月来群众工作打下的基础,重庆国民会议促成会于1925年1月18日正式成立。杨闇公被推举为负责人之一。接着,杨闇公又排除了国民党右派人物的干扰,促成国民会议顺利地选出了去北京参加国民会议的代表。2月27日,重庆国民会议促成会召开群众大会,工人占参会人数的一半以上。杨闇公是大会主席,他报告了促成会成立的经过并阐述了开展国民会议运动的重大意义。大会顺利地通过了由杨闇公提出的增选两名女代表的提案。至此,在选举代表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取得了对国民党右派的完全胜利。会后举行了游行示威。当队伍行进到夫子池时,杨闇公向群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这一天,他虽然很疲劳,但却十分兴奋。他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的狠处就只有一个‘干’字,有团结,有组织而已。”这事实上是对党领导重庆人民开展国民会议运动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国共合作以来,肖楚女、杨闇公和童庸生等人在党的领导下,利用统一战线这个有利条件,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初步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发展了共青团的组织,并为筹建党的四川地方委员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为迎接大革命风暴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顺泸起义震惊全川
1926年秋季以后,党的四川地方委员会一面继续大力发展工农运动,一面又把主要注意力集中于抓军事斗争,以配合北伐的胜利进军。
10月,吴玉章根据中共中央的意图,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联席会议提议,派刘伯承到四川做军事工作,建立革命武装或策动部分军阀部队起义。
刘伯承回四川后,向朱德、杨闇公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指示。随后,由杨闇公、朱德、刘伯承组成了中共四川地方委员会军事委员会,杨闇公兼任军委书记。军委决定,一方面努力争取四川所有军队都倾向国民革命而反对北洋军阀,另一方面是利用军阀内部矛盾,策动部分军队起义,建立革命武装,配合北伐战争。
这时,我们党在四川也已掌握了一部分武装力量。其一是驻合川的江防第二区司令黄慕颜的部队。其二是驻顺庆的川军第五师何先烈部秦汉三、杜伯乾两个旅。其三是驻泸州的赖心辉部袁品文、陈兰亭两个旅。此外,共产党员李蔚如在涪陵掌握了数千人的团民武装,邝继勋在彭县、崇宁掌握了部分江防部队。
1926年秋,由杨闇公主持,在重庆莲花池国民党左派省党部召开了倾向革命的川军师、旅、团各级12个单位代表参加的军事会议。杨闇公在会上提出了“响应北伐,会师武汉”的口号。会后,杨闇公将黄慕颜、秦汉三、杜伯乾、袁品文、陈兰亭和皮光泽(驻泸州部队)等6个部队的代表留下,向他们正式公布了关于举行顺庆、泸州起义的决定,并宣布成立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军总指挥部,由刘伯承任总指挥,黄慕颜任副总指挥。
1926年11月25日至12月4日,中国国民党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重庆中山学校举行。大会代表大都是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杨闇公和刘伯承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杨闇公代表省党部作了《政治报告》《工人运动报告》和《农民运动报告》,刘伯承作了《军事报告》。大会通过了杨闇公参加起草的《中国国民党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杨闇公的报告和大会宣言分析了全国和四川的形势,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国家主义派破坏统一战线的卑劣行径,提出了充分发动群众,支援北伐战争,争取全国革命成功的任务。
国民党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在进行时,袁品文、陈兰亭于12月1日在泸州兰田坝扣押了赖心辉部的师长李章甫,宣告起义。起义部队在当天晚上击溃了李章甫3个团的兵力,占领了泸州城,接着宣布成立国民革命军川军第五路军(袁品文部)和第四路军(陈兰亭部)。12月3日,顺庆方面的秦汉三和杜伯乾亦率部起义。这些行动都打破了原定计划。消息传来后,杨闇公忙将主持大会的任务交由其他人接替,他与刘伯承等赶赴合川,负责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并决定由刘伯承和黄慕颜率合川江防部队开往顺庆。9日,黄部与秦、杜的部队在顺庆会合。次日,在顺庆城内果山公园召开起义军誓师大会,宣告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军总指挥部正式成立,刘伯承就任总指挥之职。顺庆方面起义部队改编为第一、二、三路军,一路军司令由副总指挥黄慕颜兼任,秦汉三、杜伯乾分别担任二、三路军司令。
这时,杨闇公派人送来一封密信,说中共四川地委已严令泸州起义部队立即向顺庆集中,嘱刘伯承、黄慕颜等人率部坚守顺庆。另一方面,杨闇公又派人送信给武汉的吴玉章,请求设法对顺泸起义予以支持。
顺泸起义的爆发震惊全川,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为之动摇,一部分军阀如邓锡侯等立即公开出兵镇压,另一部分军阀如刘湘、杨森等暂时采取观望态度,窥伺时机,再下毒手。四川的形势顿时紧张起来。邓锡侯企图在起义军立足未稳时,一举将其扼杀,于是下令“克日戡定,以免蔓延”。他派遣罗泽州部的6个营、李家钰部的两个团和陈书农部的两个团,将顺庆城团团围住。这时,刘伯承提出放弃顺庆,乘虚攻入绥定,消灭刘存厚的兵力,待庐州起义军前来会合。但顺庆起义部队中的团营级军官眷恋妻子儿女,力主坚守顺庆,泸州起义部队将领则贪图地方盐税而滞留原地,不按预定计划行事。这就迫使刘伯承改变作战方案,决定集中火力攻破敌军一路。12月6日,刘伯承亲自指挥起义军向李家钰部猛攻,不料顺庆城内起义军1个连突然倒戈,敌军乘虚入城,顺庆陷落。起义部队遂被迫转移至开江。此时,刘湘慑于北伐军的声威,尚不敢轻举妄动,但他已投靠蒋介石,正待机猛扑。杨森由于侧击武汉被北伐军打得落花流水,正假意表示悔改,做出倾向革命的姿态,以求喘息。
12月下旬,杨森假意邀请杨闇公、刘伯承和童庸生赴万县主持国民党党务并进行会商。利用这一机会,杨闇公、刘伯承和朱德等军委负责人在万县进行了会晤,他们讨论了全川的革命军事问题,决定将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部移往泸州,委派刘伯承带领10多名政工人员立即赴泸,以加强对该地起义部队的统一指挥。刘伯承在杨闇公掩护下到达泸州后,整顿了部队,密切了军民联系,加强了防卫,大大提高了起义部队的战斗力。
到1927年春季,四川的反动军阀和蒋介石进一步勾结起来,他们一方面处心积虑要将泸州起义部队置于死地,一方面加紧策划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
“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
1927年3月24日,正当北伐军占领南京时,英美帝国主义停泊在下关江面的军舰竟然无理炮轰南京城,造成2000多军民伤亡的大惨案,对中国革命进行蛮横的武装干涉。南京惨案发生后,重庆各界人民无不义愤填膺。杨闇公等党的四川地委负责人议定,于3月31日在重庆打枪坝召开全市群众大会,抗议英美帝国主义炮击南京的暴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教育。
召开群众大会的消息传出后,反动势力下决心要向人民开刀。3月下旬,刘湘在他的督办公署召集秘密会议,决定在召开群众大会时,暗中布置军队,以调停“工学冲突”为名,对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省党部负责人下毒手,并拟定了大屠杀的黑名单。刘湘还派人把蒋介石派到四川来的爪牙杨引之请来担任大屠杀的指挥。
这时,社会上谣言四起,“共产党要暴动”“工人学生要打洋人”“打枪坝的群众要冲外国领事馆毁教堂”的谣言闹得满城风雨。反动派就利用他们自己所制造的这类谣言作为镇压群众的舆论准备,并以保护侨民、领事馆和洋行为名,进行大屠杀的军事部署。3月30日,刘湘指使人对杨闇公进行恫吓说:“明天的大会最好不要开,外面的大炮已脱了炮衣。”杨闇公予以严词拒绝。当天中午,杨闇公又得到密报,说刘湘在军部召集秘密会议,准备破坏大会。针对这种险恶的形势,党组织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并设法采取安全保卫措施。晚上,杨闇公在党的秘密机关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参加者为党团地委的负责同志冉钧、钟梦侠、程志药、刘成辉、蔡铭钊、任煜和程仲苍等。会议决定,为了不向反动派示弱和不失信于人民,群众大会仍如期举行。杨闇公严肃而坚定地说,这是一场严重的斗争,反动派要杀我们,不取决于我们这个会开与不开。要革命就不怕牺牲,怕牺牲就不是共产党人。与会同志一致采取宁愿牺牲也要开会的态度。接着研究了会场的警戒问题,决定了几项安全保卫措施:由工人纠察队负责在场内巡查,各校童子军携带木棍和绳套在会场四周警戒;各单位整队入场,不许闲杂人混入队伍等。杨闇公还说他已找过杨森部的向时俊,要他带卫队入场维持秩序。晚上,党的负责人还在川东师范学校召集工人纠察队员开会,要他们严守会场大门,并做好主席团的保卫工作。
3月31日,杨闇公很早就起床了,他对妻子赵宗楷说:“今天召开市民大会,我要早点去主持。”正待出门时,却接到在刘湘军部当参谋长的一位亲戚派人送来的信,信中说:“大会将有事故发生,恐对你不利,若能不去赴会,军座定有好音。”
杨闇公冷笑道:“威胁和利诱,对我都无济于事,我们是为了正义事业,不是为了个人利益,难道还有错么?你们收买不了我也阻止不了我。”说罢便慈爱地抱着不满一岁半的女儿赤化,亲昵地说:“爸爸死了,你可要给我报仇啊!”接着又深情地亲吻了睡在摇篮中的刚满月的小儿子共产,喃喃地说:“儿啊!你还在朦胧地睡着,可爸爸走了啊!还能再见吗?”
杨闇公给两个孩子取这样的名字,表示他同一切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此刻,家里的人正以忐忑不安的心情,听着杨闇公对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说话。出门时,杨闇公转向结婚刚两年的妻子说:“我走后,你赶快去妇联集合,如消息不好,即作准备。”然后,向家人挥一挥手,大踏步走了。
杨闇公赶到会场后,中共四川地委和国民党左派省党部的负责人及各界知名人士冉钧、李筱亭、程秉渊(程子健)和漆树荣等人均陆续来了。任煜也在主席台上准备做记录。各界群众队伍正举着队旗,敲着锣鼓,高呼革命口号,歌声嘹亮地涌入会场。这一天,虽然满天阴霾,革命群众却热情高涨。沿途虽然军警林立,赴会群众却无所畏惧。工人纠察队和童子军在认真地维持秩序,会场警戒很严密,杨闇公在主席台上密切注视着会场动静,并嘱咐纠察队提高警惕。这时,军阀刘湘已按照他们的既定计划,命令王陵基的部队包围会场,堵住了各个出口通道。蓝文彬和巴县军阀曹燮阳、申文英的反动兵士和团丁,则扮作工人模样,暗藏凶器,混入群众队伍或摊贩周围。当大会即将开始时,会场周围突然响了一串鞭炮,接着场内外枪声四起,混在群众中间的暴徒,一齐大打出手,他们抡起铁条,见人就打;抽出砍刀,见人就杀。顿时,会场秩序大乱。混乱中,匪徒们开始冲击主席台上的大会主持人。正在台前制止反动派暴行的《新蜀报》主笔漆树荣首先被打倒并被拖出会场,惨死于两路口的荒冢之中。主席台上的其他负责人只得随着四散奔逃的人群,由会场一角跳下高高的城墙。许多跳墙群众在城外又遭敌人伏兵袭击,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打伤,跳墙时摔死跌伤的也不少。这一天,被杀害的革命群众有四五百人,受伤者在千人以上。杨闇公跳墙后潜藏在通远门外一户农民家中,才得以脱险转移到江北。这就是蒋介石指使四川反动军阀制造的惨绝人寰的重庆“三三一惨案”。
4月1日清晨,杨闇公毅然从江北回到城里,联络同志,布置工作。这时,反动派仍在实行白色恐怖。家里的人劝杨闇公暂避一下。他却用深沉的语调对亲人们说:“敌人虽然十分残酷,但我岂能顾及个人安危?”他抓紧时间勇敢机智地进行工作。
4月2日,杨闇公与六妹杨毅君搭上去武汉的“和平”号轮船。由于发现便衣特务跟踪,当夜又返回家中。次日,他偕妻子赵宗楷登上“亚东”号轮船,但不幸遭到叛徒告密。4日凌晨,“亚东”轮行至江心,特务开出快艇和木船将轮船包围。杨闇公临危不惧,神色自若,迅速将身边隐藏的秘密文件吞咽下肚。特务以检查为名逮捕杨闇公时问道:“你是不是杨闇公?”
他说:“我是,你们又怎么样?”
那人说:“那你就不要干什么共产党了,跟上我们才有命。”
杨闇公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国民党反动派和反动军阀是什么东西?你们是一伙凶恶的强盗,无耻的卖国贼,屠杀工农的刽子手。你们眼看就要无立锥之地了。”
特务们将杨闇公、赵宗楷带上快艇时,杨闇公向周围群众义正辞严地揭露了反动派制造“三三一惨案”的罪行,他大声疾呼:“大家团结起来,打倒列强!反对蒋介石独裁!铲除军阀!”
特务强行将杨闇公、赵宗楷分开时,杨闇公沉着地对妻子说:“宗楷!你不要害怕,也不要难过,转告同志们,我会斗争到底的。孩子大了,要他们为我报仇,你要好好抚养他们。”接着又说:“敌人眼看就要无立锥之地了,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在全中国胜利的!”
杨闇公被关押在蓝文彬的监狱里,受尽折磨。反动派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但丝毫动摇不了杨闇公坚定的革命立场。审讯时,敌人用乱棍猛击杨闇公的双腿,强迫他下跪,杨闇公宁死也不屈膝。蒋介石派来的特务问他:“难道你不怕死吗?”
杨闇公愤怒地说:“只有你们才怕死。你们也必然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敌人的一切阴谋诡计都未能得逞,便在4月6日深夜,将杨闇公押至浮图关一个山岩边秘密处死。中国共产党四川地方委员会书记,英勇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忠诚儿子——杨闇公壮烈牺牲了。他以29岁的壮丽青春,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惊天动地的正气歌。
杨闇公:27岁当省委书记,部下走出3位元帅,牺牲时年仅29岁
革命的道路总是艰苦的,为了成就民族大业,多少革命战士献出了生命。他们在革命面前义无反顾,只为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我党成立以来,曾经有一场万人规模的起义,这场起义持续了167天之久,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这场起义中,有一位著名的人物,他就是杨闇公。
27岁的省委书记
杨闇公,1898年出生,四川人。杨闇公从小在哥哥的影响下,接受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报效祖国。在1917年的时候,杨闇公曾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在重庆等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
1924年的时候,杨闇公和吴玉章等人,在成都宣布中国青年共产党的成立,自己则与1925年的时候加入共产党。杨闇公可以说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5年的时候,杨闇公段暄四川省的首任省委书记,当时的他27岁。
顺泸起义,似乎听起来不是那么耳熟,这是我党成立早期的起义运动,也是首次人数过万的起义。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杨闇公是必须的,其次还有吴玉章、刘伯承、朱老总、陈老总。这后面三位可都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帅,在顺泸起义的时候,他们是杨闇公的部下。
顺泸起义的影响很是巨大,当时可是震惊了四川的军阀。虽然顺泸起义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是我党成立以来首次单独领导的起义运动,可以说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时的主要领导人也是参加了后来的南昌起义,是南昌起义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而且,顺泸起义也为我党的后期发展积累了经验。
在杨闇公的带领下,我党的发展路线一片光明,开展武装斗争,群众的呼吁声很高,形势一片大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四川军阀开始威逼利诱杨闇公,让杨闇公为他们服务。杨闇公坚决抵制军阀,他坚决支持北伐战争,揭露他们的罪行。
最终,老蒋终于忍不住,制造了“三三一”惨案。杨闇公在经历过潜心万险,终于在群众的掩护下脱线,和妻子一起想去向党中央汇报情况。哪知,杨闇公遭到叛徒的出卖,在刚上船的时候被捕。两天后遇害身亡,那是在1927年,杨闇公此时才29岁,他精彩的一生就在此刻谢幕了。
而杨闇公的妻子,在杨闇公被捕后,她也被敌人关了起来。后来在杨闇公父亲和党组织的全力营救之下,才成功逃脱。
在杨闇公牺牲后,他的父亲和妻子将杨闇公遗留下来的日记和其他遗物送回老家,藏在墙洞中。杨闇公的牺牲并没有让杨淮清老人放弃对革命的热情,他仍然让自己的子女参与革命。后来,杨闇公的两个弟弟都有很大的成就。
渝中区望龙门二府衙70号(现19号)。此处不仅是杨闇公的旧居,也是中共重庆地委的成立地。
■“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这是杨闇公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杨闇公一生曾遭遇五次险难,但这些险难并没有磨灭他的理想信念,反而让他以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参与到革命斗争中。
■“三三一”惨案发生后,家里的人曾劝杨闇公暂避一下。杨闇公却对亲人们说:“敌人虽然十分残酷,但我岂能顾及个人安危?”
“正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与美好!”8月25日,位于渝中区望龙门二府衙70号(现19号)的杨闇公旧居,温州游客刘聪结束参观后在留言簿上写道。
“二府衙的这栋小楼就是中共重庆地委的成立地。”渝中区党史办工作人员张涛介绍,目前正在旧居内举行的“红色旗帜 巴渝丰碑——纪念中共重庆地委成立九十周年图片展”,用100余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全景式再现了重庆党组织的由来与发展。
作为中共重庆地委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这栋小楼曾经的主人杨闇公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又是如何实践“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革命誓言的?
五次挫折,依然不放弃革命理想
位于潼南的杨闇公旧居,是一幢二进四重天井的四合院式木质建筑,有大小房间39间。面街的堂口原为盐号和代办邮务的铺面,往里是正房,中间为堂屋,门前悬挂对联“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1898年,杨闇公就在这里出生。”杨尚昆故里管理处工作人员杨雪兰介绍,杨闇公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父亲杨淮清开明进步,大哥杨剑秋、二哥杨衡石均为日本留学生,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堂兄杨宝民为川中著名的革命人士,参加过广州黄花岗起义。受父亲和兄长们的影响,杨闇公自小便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革命意识。
8岁那年,正和同族子弟在私塾里背诵古文的杨闇公,突然发现其中一人的大白扇上,密密麻麻地印着小字。他借来一看,怒不可遏,愤怒地将纸扇撕碎扔在地上,并说道:“国耻!国耻!简直是莫大的国耻!”
原来,那扇面上竟印着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显然这是帝国主义国家借推销洋货来宣扬他们的侵略政策。杨闇公说,“扇子我照价赔偿。但这种辱我中华民族的洋货,今后大家决不能用!”
杨闇公曾对自己有一句评价:“我是旧社会的叛徒,新社会的催生者。”正是因为不愿受封建礼教羁绊,杨闇公在族人眼中也是个“千翻客”(意为调皮不听话的人)。
1912年,14岁的杨闇公提出,要走出双江“进新学、增知识、广见闻”。这当然受到封建族长的阻挠,杨闇公竟然在茶馆中当众剪掉了族长的辫子。
在家人的帮助下,19岁的杨闇公曾东渡日本并待了3年。杨尚昆同志曾在回忆录中记叙:“四哥(杨闇公)告诉我,在日本3年,曾被警视厅抓过两次:一次是因为和同学们组织读书会,读《经济学》《社会主义神髓》(这些书都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虽然内容还很驳杂),被警视厅拘留,说是读书会没有经过学校许可,在他据理力争后释放了;第二次是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留日学生结队到中国驻日公使馆请愿,被日本警视厅关押了8个月。他的这些惊险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
“‘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这是杨闇公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的写照。”杨雪兰说,杨闇公一生虽经历了5次大险难,但这些险难并没有磨灭他的理想信念,反而让他以更加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参与到革命斗争中。
三次请求,中共重庆地委在二府衙宣告成立
“除了是中共重庆地委的成立地,二府衙的这座二层小楼同样也是杨闇公的旧居。而选择在这里成立中共重庆地委,同样也和杨闇公有关。”张涛介绍。
据党史资料记载,早在1925年举行的中共四大上,就在关于组织问题决议案中明确提出了重庆等地“应努力开始党的组织”的要求。1926年1月,随着中共重庆支部、中共綦江支部的成立以及重庆团代党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的组织基础,让中共重庆党组织的建立水到渠成。
“其实早在重庆团代党工作时期,当时重庆团地委的负责人杨闇公、童庸生等早期中共党员就曾两次向团中央请求,在重庆建立党组织,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请求没有得到批准。”张涛说。
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杨闇公、童庸生在会议期间多次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商讨在四川建立中共地方组织的问题。会议结束后,杨闇公又绕道上海,第三次向中共中央说明在四川建立党组织的重要性和准备情况。这一次,中共中央批准了杨闇公等人的请求。
“回到重庆后,杨闇公、童庸生等人就开始秘密筹建中共重庆地委。”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科员黎余介绍,选择在杨闇公住所举行成立仪式,主要是考虑到在此议事比较方便,并且这幢两层小楼的阁楼与周围其他居民楼顶相连,便于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撤离。
1926年2月,中共重庆地委在二府衙正式宣告成立,并受中共中央委托,统一领导四川全省党的工作。杨闇公被选举为中共重庆地委书记,冉钧负责组织,吴玉章负责宣传(因吴玉章受中共中央指示留在国民党中央工作,后改为钟梦侠负责),杨闇公、冉钧、吴玉章当选为中共重庆地委执行委员,程秉渊、李嘉仲为候补委员。
视死如归,用生命实践人生格言
1927年4月7日凌晨,渝中区二府衙70号,一阵低沉而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大门打开后,来者见四下无人,便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包裹交给开门人,一番耳语后匆匆离开。包裹里有一枚戒指。见状,屋中的老者顿时老泪纵横,一旁的年轻女子当场晕倒在地……
“送包裹者是一名狱卒,戒指的主人就是杨闇公。就在一天前的4月6日,‘三三一’惨案后被捕的杨闇公在佛图关被残忍杀害。这名狱卒受其精神感召,冒死将杨闇公的遗物送交其家人。”张涛说,其实在被捕之前,杨闇公本是有机会逃脱的。
史料记载,“三三一”惨案发生后,杨闇公在同志的掩护下,跳墙逃脱,藏匿于通远门外一户农民家中,后成功转移到江北。但就在第二天,面对同志们希望他继续转移的请求,杨闇公却婉拒了同志的关心,毅然从江北回到城里,联络同志,布置工作。家里的人劝杨闇公暂避一下。他却用深沉的语调对亲人们说:“敌人虽然十分残酷,但我岂能顾及个人安危?”言毕,杨闇公便抓紧时间投入到工作之中……
两天后,杨闇公在“亚东”号轮船上不幸被捕。
“从被捕到牺牲的这几天时间里,杨闇公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他始终不渝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拼搏的坚定信念。”黎余说,面对前来抓捕他的特务,他先是迅速把身边隐藏的秘密文件吞咽下肚,又大声怒斥前来抓捕的特务。被关进监狱后,杨闇公更是宁死不屈。当特务问他:“难道你不怕死吗?”杨闇公愤怒地说:“只有你们才怕死。你们也必然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
“面对敌人的利诱和严刑,杨闇公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坚信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在全中国实现的!”黎余说。4月6日临刑前,杨闇公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被敌人割舌、断手、挖眼,最后身中三弹,壮烈牺牲于佛图关。
“面对险境,杨闇公所表现出的大公无私、忘我工作、牺牲个人为群众的无私奉献精神无疑是值得我们当代党员学习的。”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表示,今天,我们就要像杨闇公那样,全心全意地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努力为实现重庆的新跨越,开创重庆工作新局面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